杨帆 徐伍达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结合脱贫地区发展重点难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立足推动过渡期后帮扶政策的衔接和优化,课题组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后,总体认为,过渡期后的帮扶政策应从“精准到人”向“兼顾普惠”转变、从“稳定脱贫”向“提质增效”转变、从“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转变,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需保留的政策
(一)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省内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政策:继续保持,力度不减,确保帮扶总体稳定。加强产业合作与资源互补,推进劳务对接与人才交流,强化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保障,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先富带后富、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二)驻村帮扶政策:5年过渡期后应继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三)衔接资金政策:继续给予衔接资金支持,保障已建项目持续发挥效益,支持新项目顺利启动和实施。明确资金用途,确保精准投向过渡期后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简化审批流程,提高使用效率;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银行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服务。
(四)就业帮扶政策:延续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聚焦少数民族、孤儿、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重点群体,加强精准识别与分类帮扶;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强调“干中学”,提升就业市场适应性;依托企业招聘、公益性岗位设置、零工市场、自主兴业等,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数字信息系统,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激发劳动者就业创业积极性。尤其需加大对大龄农民工的就业支持。大龄农民工就业问题不仅关系个人生计和家庭稳定,更关乎社会公平与和谐。应高度重视大龄农民工的就业需求,改变以年龄为由搞“一刀切”的歧视做法,保障大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
(五)兜底保障政策: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兜底保障政策应继续保持稳定,确保应保尽保,保障其基本生活。在救助对象认定、资金分配等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预防因宗族、姻亲关系等出现权力寻租。
二、需优化的政策
(一)产业帮扶政策:由支持单个农户向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变,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联农带动作用。继续支持各地区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强化产业链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对于因盲目扩张而经营困难的农业产业项目,在充分做好风险预案的前提下,允许其依法有序破产。给予脱贫粮食主产区特惠政策,建立粮食产销对接机制,激励农户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脱贫人口农业产业项目继续实施政策性保险,覆盖自然灾害、动物疫病等风险,保费由财政和农户按比例分摊,实现风险共担,激励相容。
(二)金融帮扶政策:延续对脱贫人口、监测户等的小额信贷金融支持,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适当提高贷款发放金额,满足不断增长的金融需求,助力发展生产。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受助群体的金融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将金融支持和产业扶持捆绑,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
(三)动态调整监测政策:优化防返贫监测机制,尝试将监测工作与民政兜底保障接轨,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避免各自为政。将各部门数据联网并库,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促进业务协同与决策优化。
(四)民生保障普惠政策:在教育、医疗方面,向脱贫人口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倾斜;在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上,均等惠及全体农村居民。调研发现,部分脱贫攻坚时期的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其道路交通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已全面落后于当时的贫困县、贫困村,应予以排查、改善,防止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此外,也有部分脱贫攻坚时期贫困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赶工期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及时排查、修缮。
三、需增补的政策
(一)针对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区的政策:制定生态补偿和绿色发展政策,加大为保护生态而牺牲工业发展的转移支付。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针对边境地区的政策:应高度重视就地就业、创业、生产和生活,通过兴边富民,实现稳边固边。鼓励人们扎根边境,守边卫边,防止边境线内退。可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和物流业。依托边境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川西北牧区和美乡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CJJ24ND141)、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研究”(项目编号:WRR2023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