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县动态
峨边彝族自治县创新“无人机+竹产业”模式助推森林资源高效管理和开发利用

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林竹资源富集,“峨边梦笋”远近闻名,竹笋制品远销国内外,但受限于山区林区交通不便,竹笋采集运输困难,限制了竹笋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改变山区竹笋运输困难的问题,峨边创新实施“无人机+竹产业”模式,为竹笋出山和森林资源高效开发和管理找到新出路,助力林竹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科技赋能林业运输,破解深山资源出山难题。县交通运输局、杨河乡人民政府联合技术单位在杨河乡高湾村竹海深处开展“无人机+竹笋”运输试点。通过大型无人机吊运竹笋,单次载重140斤,1小时运力达1吨,运输时长由传统人背马驮的几小时缩短至1分30秒,彻底打通竹笋出山“第一公里”堵点。技术单位负责人现场指导,同步配备移动发电机保障续航,实现无人机全天候作业,极大提升运输效率。


降本增效惠及林农,激活林业产业内生动力。杨河乡作为竹林资源富集区,过去因运输成本高制约林竹产业发展。乡党委政府协同交通运输部门创新“村集体合作社+无人机运输”模式,每吨竹笋运输成本直降600元,节省群众运输时间,能增加时间采集更多竹笋,提高每日采笋收入,同时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形成“资源增值、林农增收、集体增效”多赢局面。   


低空经济拓展林业应用场景,培育绿色产业新业态。峨边彝族自治县林业局以低空经济为抓手,深化“无人机+林业”融合,一是促进资源管护升级,将无人机应用于森林资源日常监管、森林火情监测、植物病虫害防治,极大提升管护效率。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县交通运输局与县林业局将积极培育本地无人机操控员、林区安全员等新职业。三是加快生态价值转化,依托高效物流网络,推动竹笋、竹笋制品等竹产品外销,促进竹产业三产价值转化,推动峨边林业经济发展。  


下一步,峨边林业系统将结合峨边实际持续深化科技赋能,以科技创新驱动资源高效利用,为全市林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